黄埔十大名将 黄埔十大名将谁最厉害
发布时间:2021-11-12来源:网络收集 编辑:爱排行网
温馨提示: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-06-22,已超过885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
黄埔十大名将最早出现于黄埔军人叶邦宗著《黄埔十大名将》一书中,黄埔军校,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,为我国抗日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人才,下面一起看看黄埔十大名将有哪些吧。
黄埔十大名将
1.林彪
2.关麟征
3.郑洞国
4.胡琏
5.徐向前
6.陈赓
7.王耀武
8.宋希濂
9.杜聿明
10.叶剑英
1.林彪
1906年生于湖北黄冈,黄埔四期学生,时任政治教官的聂荣臻,面告林彪,毕业后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,向叶挺团长处报到担任排长。
南昌起义时,时任连长,长征期间,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,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战役,抗战期间,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,与罗荣桓、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。新中国成立后,授予元帅军衔,"文革"中阴谋反动政变失败,仓皇出逃,坠机在蒙古温都尔汗。
2.关麟征
(1905—1980),原名志道,字雨东,汉族,陕西户县人,黄埔军校,第一期学员。
1932年任第三十六师师长,抗日战争任任第五十二军军长,曾参加过台儿庄大战,参加过保定战役,参加武汉保卫战,晚年生活,深居简出,闭门谢客,后居香港,1980年病逝于医院,享年75岁,著有《关麟征回忆录》等。
3.郑洞国
(1903—1991),字桂庭,汉族,湖南石门人,黄埔军校,第一期学员。曾参加东征和北伐,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。
抗日战争期间,参加保定保卫战、台儿庄大捷、武汉会战、昆仑关大捷、鄂西会战、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,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,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地区,为当时中美官兵理解和友谊做出努力;1945年回国,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、东北保安副总司令、代总司令等职位,1991年,在北京病逝,享年88岁。海峡俩岸,都举行了追悼会,
4.胡琏
汉族,出生地是陕西华州(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),黄埔军校四期学员,属陈诚的土木系。
他与胡宗南并称“二胡”,前者号称“金门王”,后者号称“西北王”,抗日战争中任第11师师长,率部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,荣获青天白日勋章,以15万人面对日军20万人的进攻,阻止了日军占领石牌进而威胁重庆的战略意图。
5.徐向前
1901年,出生于山西五台永安村,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,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,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,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,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。
徐向前是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,时任起义军中的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长,先后参加了凤凰山战斗、长生口伏击战、神头岭战斗、反六路围攻、响堂铺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的胜利,1990年9月21日凌晨4时21分,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。
6.陈赓
(1903—1961),原名陈庶康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,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,出身将门,他的祖父为湘军将领。
先后历经北伐、南昌起义、长征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朝鲜战争,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。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,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,终年58岁。
7.王耀武
(1904-1968),字佐民,汉族,出生地是山东泰安,抗日革命家、抗日名将。
抗战时期,先后参加淞沪抗战,南京保卫战,兰封会战,万家岭战役,第一次长沙会战,上高会战,浙赣会战,鄂西战役,常德会战,雪峰山战役。时有人盛赞“宁碰阎王,莫碰老王”之谓。
8.宋希濂
(1907.4.4—1993.2.13),黄埔军校第一期,字荫国,汉族,出生地湖南省湘乡,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时被俘,宋希濂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,曾获青天白日勋章。
先后参加江湾一带作战,率军激战兰封,围攻土肥原贤,与日军对抗于大别山脉,富金山,沙窝雨战役,重创日军。
9.杜聿明
(1904—1981),字光亭,汉族,出生地陕西省米脂县,著名抗日将领,黄埔军校第一期
曾参加北伐战争、长城抗战、淞沪抗战,率部参加桂南会战,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,重创号称“钢军”的日军第五师团,获昆仑关大捷,歼寇4000余人。
10.叶剑英
(1897年—1986年),原名叶宜伟,字沧白,出生地是广东省梅县,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战略家,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,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。
他在九十年的生命历程中,在无数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拯救了无数的生命,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,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。